今天是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,欢迎光临本站 

婚姻关系

【阜阳心理咨询中心】作家琼瑶离世,我们该如何关注老人?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/12/7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

【阜阳心理咨询中心】

  非常惋惜,据多家台湾媒体报道,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在家中离世,享年86岁。

  从报道来看,我们发现琼瑶其实是选择了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。也许大家会疑惑,为什么这么知名的作家,似乎名利都不缺乏了,还是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世界呢?

  诚然,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她的感受,但可以从心理的层面进行一些可能的分析。

  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说过,一个人在晚年所面对的课题是“整合与绝望的对抗”。意思就是,人们到了晚年需要面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有价值这一命题,如果找不到价值感,则生命容易被绝望所包围。

  尤其是在这个传统文化依然兴盛,新晋思潮又不断萌发的混沌时代,逐渐老去的一代人既希望含饴弄孙,又不敢奢望养儿防老。纠结于其中难免会衍生出各种情绪,而其中又以抑郁情绪最为突出。

  我们来看美国犹他州的一项调查显示,老年人当中抑郁症的“终生普及率”在女性中约为20.4%,而男性约为9.6%。而在中国,近三分之一的自杀者是老年人。

  这样的数据,让我们不免一声叹息。

  作为儿女,我们都希望老人可以健康快乐地安享晚年。所以面对家里的老人,除了身体方面的照顾和关怀,我们不妨试试从心理层面给予一些我们的爱。

  该如何照顾家中的老人?

  由于老年人在行动和认知能力上,都处于一个渐趋“下行”的方向上,他们和年轻人的“上行”呈现出一种对立的姿态。

  比如家里的子女期望老年人多参与户外活动,得到的反馈往往是否定或拒绝。因此,在帮助老年人维持心理健康这个问题上,家人需要注意一些误区和要点:

  尊重老年人的自主性

  如果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,应确保他们有着独立、私密的居住空间。而且能在确保安全的地理范围内自由活动。并尊重他们经济上的独立性。

  维持老年人的功能性

  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“功能性”和其自身的自我价值、自我认同感是紧密相关的。老年人同样也有这个需求。

  在离开工作岗位后,老年人更加需要别人认可自己的功能性。他们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怜悯,他们需要的是凸显自己的存在感。

  因此,子女在一些问题上可以非常坦诚地让老人们来帮忙,比如帮自己买东西,偶然带带孩子。而在老年人在一些问题上拒绝自己时,也应该尊重,并且理解老人可能需要在其他方面去实现功能性、寻求价值感。

  聆听老年人的心里话

  在进入老年后,一些人可能由于价值感的缺失,而向其他方面去寻求寄托。比如自己的个人爱好、新的社会群体,甚至是宗教等等。

  只要这些寄托是常态的、健康的,家人就不应过多地猜忌和阻止。当老人向家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时,应该给予尽可能多的聆听、包容和认同。

  展现同理、善用资源

  家人如果发现老人接触的事物有可能对其造成伤害时,也应该先聆听他们的感受,询问他们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“精神支持”或满足感,展现足够的同理心。

  然后,询问在他们近期的生活中,家人和子女是否有做得不够的地方,获取他们的信任感。

  最后再利用尽可能多的专业资源,向老年人传递正确的信息,从而修正他们的行为。在沟通的过程中,尽量避免用任何否定、打压甚至带有鄙视意义的词汇。

  比如,当老人向我们提出一个我们不太认同的观点时,我们先不要急于否认,可以再问一句“在哪看的,可以发给我也学习一下吗?”

  比起一味否认,先认可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,再想办法纠正他们观点,老人更好接受一点,家庭关系也会更和谐。

  每个人都会走到“暮色染霜鬓,炉边欲眠寐”的那一天。因此,提早去了解老年心理健康问题,也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。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189-0058-2028
浏览手机站